病理机制
尿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绝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是结石排出过程中,停留在该处所致。尿石症对机体的损害主要在泌尿系统,损害的程度视结石的大小和部位而不同,主要损害为尿路梗阻、继发感染和上皮病变,结石、梗阻和感染3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即结石引起梗阻,梗阻引起感染,感染又促发结石。
尿石症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继发炎症和梗阻程度等因素有关。肾盏结石可在原位而不增大,亦可增大并向肾盂发展(图4-1)。当肾盏颈部梗阻时,导致。肾盏积液或积脓,进一步引起肾实质感染、瘢痕形成,甚至发展为肾周感染(图4-2)。肾盏结石亦可进入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可自然排出,或停留在尿路某一部位。当结石阻塞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时,可引起急性完全性梗阻或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前者在及时解除梗阻后,可无肾损害。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肾积水,使肾实质逐渐受损而影响肾功能。较大的’肾盂结石对肾实质和肾功能的损害轻微。结石可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感染。在有梗阻时更易发生感染。感染与梗阻又可促使结石迅速长大或再形成结石。结石在肾盂或膀胱内偶可引起恶变(图4-3)。
结石在肾内逐渐长大,充满肾盂及部分或全部肾盏.形成鹿角形结石,周围肾盏,多见肾下盏,扩张积水,可继发结石形成(图4-4)。临床上.鹿角形结石可长期存在于肾盂、肾盏内不移动,不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较大的鹿角形结石。在体检或伴有尿路感染时经过X射线摄片才发现。鹿角形结石可随着结石的逐渐增大而损害肾盂、肾盏及肾实质,
甚至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图4-5)。此类结石容易引起尿路感染。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比较困难,需经多次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开刀手术取石,有条件的医院多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但结石容易残留,治疗效果不满意,且结石容易复发。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 尿路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