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部位
众所周知,营养不良的穷人容易发生小儿膀胱结石,肾输尿管结石多发生于发达国家成年人。意大利西西里巴勒莫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膀胱结石突然增多,明显与战时蛋白质缺乏有关,当动物蛋白每日增加至50g,小儿膀胱结石消失,成年人肾结石增加,尿石成分亦由尿酸变为草酸,和我国情况相似。
广州地区1870~1919年尿石症3492例,上尿路结石5例,下尿路结石3487例,结石成分尿酸占78%。广州同一医院1960~1976年,尿石症3486例,上尿路结石3054例,下尿路结石432例,草酸钙及磷酸钙结石占80%。世界上有不少地区有类似情况,营养改善增加动物蛋白以后,结石高发地区仍为高发区,但发病部位由下尿路变为上尿路,尿石成分由尿酸变为草酸,变化巨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小儿膀胱结石较为常见,山东省上下尿路结石比为1:45.9,全国5040例尿石症上下尿石之比为1.O:2.1。到1976年全国尿石症2424例,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1.00:O.19。目前我国已很少见到营养不良所致的小儿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可能见于偏食儿童,当前我国膀胱结石常见是由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路梗阻引起。
上尿路结石发病特点是:①男多于女;②好发于青壮年;③结石复发率高;④结石成分多为草酸钙和磷酸钙;⑤容易复发。患者采用普通或特殊饮食,能有效地纠正尿生化异常,可预防结石复发。
结石部位 2012-4-1 本文被阅读 563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