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因素
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如气候、降雨量、土壤、水质,可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变化不大,但尿石症发病情况在短短几十年内可有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注意与之相关的该地区居民的营养情况、生活劳动、遗传等因素,其中与营养关系最密切。食物和营养对尿石形成有巨大影响。
尿石症和食物及营养状态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国家,历史上发病率很高的地方性膀胱结石已很少见,相反,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上尿路结石的发病却有所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下尿路结石仍占相当比重。世界上历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往往在小儿膀胱结石的发病率提高上表现出来。
我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构成的改变,尿石症的发病率、结石部位和成分等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儿童膀胱结石锐减,成人上尿路结石发病率增加,结石主要成分由尿酸盐变为草酸盐。 上尿路结石多因营养过剩引起,食糖多、食肉多及饮水少的人,发生肾结石的危险性最大。在富裕的国家收入高,食动物蛋白多,可以使尿草酸、钙、尿酸增加,发生尿石症也增多。约有20%肾结石病因可以明确,而80%属于特发性结石。文献报告,能影响尿结石形成的食物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精制糖、嘌呤、草酸、钙、磷、钠、镁、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和水等。食糖消耗在尿石症高发区比低发区高几倍到几十倍,我国广东东莞地区食糖多者,发生尿石症危险也增加。饮水多可以减少尿石症的发生。
营养因素 2012-4-1 本文被阅读 546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