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
遗传可以影响尿石症的发生,有报告25%的肾结石患者有家族病史。一组37999名健康人随访调查中,家族有尿石史的男性肾结石发病3倍于无尿结石家族史者。家族性。肾小管酸中毒者70%有肾结石、肾钙沉着症。胱氨酸尿、黄嘌呤尿、二羟腺嘌呤尿都和遗传有关,可以发生肾结石。
有人认为尿石家族发病可能与环境有关,尿石症患者的配偶尿钙排泄也增加,主要和饮食有关。最常见的含钙结石也常表现有家族性。高钙尿也有家族史。引起家族性高钙尿的原因首先考虑的是饮食因素,1981年Pak报告一个家族12人患有含钙结石,其中6人有吸收性高钙尿,2人的母亲虽没有结石,但也有吸收性高钙尿。有人报告结石患者子女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40倍。1969年White-等指出,探讨结石家族性问题不能忽视同一家族人中往往有相似的生活条件,同时发现尿石症患者没有血缘关系的配偶罹患率也高。
研究发现尿结石患者比正常人更常见有泌尿结石的家族史,所以现在很多研究者对在泌尿结石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感兴趣。Alaujem等也报告一组22个特发性高尿钙的患者,其父母和其他血亲也有钙代谢异常。Hess等确认了结石患者TH蛋白存在分子水平的异常,并发现一个家族父子都排出异常的TH蛋白。目前多数学者都把草酸钙结石看作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他们的基因异常影响草酸钙结石的几种危险性因素的代谢,如钙、草酸和尿酸的增加和一些抑制因素,如镁和枸橼酸的减少,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共同促进结石的发病。因此尿石症诊断时除应找出泌尿系统本身的异常外,还应包括找出尿中异常的危险因素和抑制因素并加以调控,才能达到防止再发的目的。
遗传因素 2012-4-1 本文被阅读 5315 次